一、国有资产总体情况
2024年末,全市国有资产总额18783亿元,负债总额10923.1亿元,所有者权益总额7859.9亿元。其中:市级国有资产总额7183.8亿元,负债总额4901.4亿元,所有者权益总额2282.4亿元。
上述国有资产总额不含国有自然资源资产,主要是水、矿产、森林等资产价值核算办法尚未确立,目前只有数量统计。
(一)企业国有资产(不含金融企业)
1.总体情况。全市共有1058户国有全资及国有控股(参股)企业(其中一级企业205户),资产总额12702.7亿元,同比增长8.4%;负债总额7698.7亿元,同比增长9%;所有者权益总额5004亿元,同比增长7.5%。年末总体平均资产负债率60.6%,较上年度增加0.3个百分点。无境外投资形成的资产。
其中:市属国企251户,资产总额3207.2亿元,同比增长3.4%;负债2006.6亿元,同比增长3.4%;所有者权益总额1200.6亿元,同比增长3.4%。年末平均资产负债率62.6%,较上年度增加0.1个百分点。
2.经营效益情况。全市国有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48.3亿元,同比增长18.6%;利润总额-2亿元,同比下降150%;上缴税费33.7亿元,同比增长33.7%。
其中:市属国企实现营收142.1亿元,同比下降3.8%;利润16.2亿元,同比下降9%;上缴各项税费8.1亿元,与去年基本持平。
截至2024年末,市国资委出资监管的国有企业中获aaa信用评级3家(分别是赣州发投集团、赣州城投集团、赣州发投集团旗下产投平台赣州产投集团)、aa 信用评级4家(分别是赣州市政公用集团、赣州旅投集团、赣州交控集团、赣州国投集团),实现国资监管一级企业aa 以上全覆盖。
(二)地方金融企业国有资产
1.总体情况。全市共有33户国有全资及国有控股(参股)金融企业(市级25户,县级8户),资产总额3184.4亿元,同比下降1.9%;负债总额2855.9亿元,同比下降3.5%;所有者权益总额328.5亿元,同比增长14.8%(国有资本及权益总额183.8亿元,同比增长25.2%)。其中,市级国有金融企业25户,资产总额3161.9亿元,同比下降2%;负债总额2844.3亿元,同比下降3.5%;所有者权益总额317.6亿元,同比增长14.8 %(国有资本及权益总额175.4亿元,同比增长25.7%)。
从行业分布来看,银行类金融企业3户,资产合计2821.8亿元,同比增长1.9%;担保类金融企业15户,资产合计51.2亿元,同比增长4.7%;融资租赁、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等其他类金融企业,资产合计311.4亿元,同比下降27.2%。
2.经营效益情况。全市国有金融企业实现营业收入79.5亿元,同比增长10%;净利润11.2亿元,同比增长79.9%;累计上交税费8.9亿元,同比下降4.3%。其中,市级国有金融企业实现营业收入78.3亿元,同比增长10%;净利润10.7亿元,同比增长85.1%;累计上交税费8.7亿元,同比下降4.9%。
从行业分布来看,银行类金融企业净利润合计7.3亿元,同比增长88.6%;担保类金融企业净利润合计0.1亿元,同比下降35.6%;融资租赁、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等其他类金融企业净利润合计3.8亿元,同比增长74.4%。
(三)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
1.总体情况。全市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总额2895.9亿元,同比增长5.7%;负债总额368.5亿元,同比增长12.9%;净资产2527.4亿元,同比增长4.7%。其中,市级(含经开区、蓉江新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总额814.7亿元,同比增长5%;负债总额50.5亿元,同比增长8.4%;净资产764.2亿元,同比增长4.8%。
2.资产构成情况。全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总额2895.9亿元。从单位性质看,行政单位资产总额1537.1亿元,占53%;事业单位资产总额1358.8亿元,占47%。从资产类别看,流动资产402.8亿元,同比增长28.3%;公共基础设施类资产净值1397.2亿元,同比减少5.4%;固定资产净值351.6亿元,同比增长4.8%;在建工程474.8亿元,同比增长22.2%;无形资产净值193.9亿元,同比增长34.5%;政府储备物资2.9亿元,同比增长52.6%;保障性住房净值39.4亿元,同比增长2.3%;其他非流动资产28.1亿元,同比减少14.1%。
其中,市级(含经开区、蓉江新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总额814.7亿元,从单位性质看,行政单位资产总额168.7亿元,占20.7%;事业单位资产总额646亿元,占79.3%。从资产类别看,流动资产57.2亿元,同比增长11.5%;公共基础设施类资产净值447.3亿元,同比减少6.4%;固定资产净值73.2亿元,同比增长4.4%;在建工程70亿元,同比增长29%;无形资产净值160.3亿元,同比增长40.7%;其他非流动资产1.8亿元,同比增长1.1%。
(四)国有自然资源资产
1.总体情况。全市国有土地总面积818.6万亩,其中,国有建设用地148.1万亩,国有耕地7.9万亩,国有林地533.3万亩,国有园地20.3万亩,国有草地3.1万亩,国有湿地1.6万亩,水域99.2万亩,其他土地(农村道路、设施农用地、田坎、裸土地、裸岩石砾地)5.1万亩。全市共发现各类矿产110种(含亚种),查明有资源储量的83种,已开发利用的矿种共66种,持证采矿权569个、探矿权319个,稀土、黑钨、萤石等矿产资源储量在全省排名第一。
2.国有自然资源资产配置情况
全市供应国有建设用地1261宗,供应规模5万亩,其中以划拨方式供应823宗,面积3.1万亩,划拨价款32.1亿元;以出让方式供应438宗,面积1.9万亩,出让价款139.4亿元。
全市用水总量31.8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量24.1亿立方米,占比75.9%;工业用水量1.9亿立方米,占比6%;城镇公共用水1亿立方米,占比3.1%;城镇居民生活用水2.9亿立方米,占比9.2%,农村居民生活用水1.6亿立方米,占比5%;生态环境用水0.3亿立方米,占比0.8%。
全市有国有林场48个,其中,生态公益型林场28个、商品经营型林场20个。国有林场经营总面积705万亩,其中,林地面积681.9万亩,森林蓄积量4767万立方米,分别占全市总量的15%、24%。
二、国有资产管理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方面
1.国企改革有力有效,发展动力强劲汇聚。一是全市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主体任务完成率82.4%。在全省率先推进市属国企派驻纪检监察机构改革,选聘专职外部董事加强董事会建设,管理人员竞聘上岗比例达78%,2024年进一步精简31家子企业(两年共精简99家)。二是实体化、市场化、效益化转型迈出坚实步伐。在市属国企内部成功组建5家产投平台,赣州发投集团旗下产投平台获“aaa”主体信用评级,成为全省首家获头部评级机构评定的母子公司双“aaa”设区市国企。三是数字产业培育壮大。组建数字产业集团,顺利入选国家高新企业、江西省专精特新企业,“入企扫码登记平台”“涉企数据集成处理系统”“赣云采”等数字项目,获全国数字政府创新成果奖、世界智慧城市使能技术大奖。
2.服务大局蓄势赋能,发展活力竞相迸发。一是重点项目亮点纷呈。市属国企承建的中心城区快速路通车总里程达128公里,跃居全省前列,迈入全国前十;陕投信丰能源2×1000mw机组扩建工程如期开工并取得重大节点成果;容纳5万名观众的全民健身中心一期建成投用。二是对接合作走深走实。成功举办中央企业助力赣南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推进会,2024年全市签约项目6个,总投资额128.74亿元;协力推进深赣对口合作,引入大湾区基金与省现代产业基金共同设立赣深产业基金,基金规模50亿元。三是基金以投促引作用稳步提升。围绕全市“1 5 n”重点产业和“7510”行动计划,全市国有企业管理基金规模超500亿元,列全省设区市第一。市属国企管理基金累计投资项目123个,金额208.9亿元,成功投资21家上市公司。重大工业项目投资引导资金累计审批项目50个,投放94.2亿元,带动社会资本固定资产投资231亿元,全面服务我市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3.功能使命有效履行,发展定力更加坚韧。一是持续健全制度机制。修订涵盖规划与投资监管、改革改组等十一大类共31项市属国企权责清单,出台企业主责主业管理和动态调整办法,强化产业基金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作用,2024年完成经营性项目投资150.5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增投资增长超100%。二是持续开展整改整治。开展经营性国有资产违规租赁专项整治,以及违规插手干预工程项目和违规经营投资专项整治整改“回头看”,推动完成118个问题的整改,建好用好赣州市国有资产经营监管平台,建立健全制度22项。加大国企采购活动监管,推动企业优先使用“赣云采”平台实施采购,2024年9月平台上线以来,全市累计线上开展采购1852笔,采购金额达2.9亿元。三是持续守牢风险底线。科学编制企业投融资计划,投融资计划中期调整压缩企业投资规模29.9亿元;建立健全“631”债务偿还和互助机制,2024年全市共退出28家融资平台(全市共有101家)。
(二)地方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方面
1.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一是实施清单管理。切实履行出资人职责,对企业资本及股权变动、重要人事任免、业绩考核、工资薪酬等重大事项按权限实行清单化分类管理。二是夯实管理基础。落实国有金融企业经营预决算管理,及时组织企业上缴经营收益。常态化开展财务信息统计分析、产权登记管理等工作,动态掌握全市国有金融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经营质量,摸清金融企业国有资产底数。三是强化激励和约束。结合金融企业功能定位和行业特点,制定差异化的考核指标体系,重点加大企业合规和风控考核力度,引导企业强化合规和内控管理,调整优化业务结构,提升服务能力及质量,守牢风险管理底线。
2.加强金融企业风险管控。一是健全金融风险防范工作机制。建立赣州银行高质量发展定期会商机制,研究解决金融领域突出风险问题。二是加强股权董事管理。派出专职股权董事到赣州银行任职,聘请专业团队提供国有金融资本管理外部顾问服务,重点关注企业的运营风险。引导督促企业调优业务结构,减少大额贷款、房地产贷款等高资本占用的投放。三是完善风险防范措施。推动市、县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完善客户准入及担保额度审核措施,2024年市融担集团代偿率较上年下降0.86个百分点。
3.引导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一是制定金融业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考核办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二是支持市融担集团“做大做强”,批复市融担升格为正处级单位,鼓励各县区以设立分公司或子公司的形式加入市融担。加大产业支持力度,将“农业产业振兴信贷通”业务纳入担保体系,对市融担开展的中心城区工业、全市“三农”担保业务给予担保费补贴及风险代偿。2024年市融担集团支农支小占比达88.85%。三是研究出台进一步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若干措施,鼓励金融机构主动让利。
(三)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方面
1.严控新增资产配置。市财政局印发了《关于做好新增资产配置预算编制工作的通知》,并在部门预算培训会上强调,各单位要结合资产存量、配置标准、财政承受能力等因素,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编制资产配置预算,从源头上约束和规范新增资产配置行为。对单位存量资产数量已超配置上限的,财政部门原则上不得新增安排同类资产购置预算。按照过紧日子的要求,制定了更严格的资产配置更新购置条件。如车辆更新需达到使用年限8年或行驶里程30万公里方可申请购置新车等。2024年核减市本级公务用车更新购置计划预算1600余万元,同比下降48%。开展公务用车集中采购,与经销商“二次议价”,全市按议价后价格采购公车276辆,节约购车经费50余万元。
2.规范资产使用管理。市机关事务管理中心制定了《全市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管理操作细则》、《全市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管理操作细则》,进一步规范办公用房、公务用车管理。持续深化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组织各单位签订规范使用办公用房、公务用车承诺书,同时开展了办公用房配备使用租用情况自查自纠工作。印发全市公务用车规范管理工作提示8份,严格按照安装北斗数10%比例,对314家单位718辆公务用车节假日封存停驶情况进行抽查,确保使用管理规范有序。
3.严格资产处置行为。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并按照“放管服”要求,市财政局正着手修订行政事业资产处置办法。放宽各单位的处置审批权限,审批额度由200万元以下调整为单项价值300万元以下或批量价值在800万元及以下。强化单位对国有资产管理的主体责任,提高资产处置效率,规范资产处置管理,堵塞制度漏洞。在消化资产存量上下功夫,妥善解决资产历史遗留问题。严格执行资产处置管理规定,履行逐级审批把关责任,对市公房管理服务中心26处直管公房、市公安局交警支队1997年已出售的96套干警公有住宅楼进行了账务核销处置。统一处置公务用车159辆,实现收入105.26万元,综合溢价率达48%。
4.推动资产盘活利用。2024年,对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脱钩移交注入市属国企的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开展了专项核查。梳理了人才住房、公租房、返迁房、棚改安置房、行政事业单位托管资产等重点资产。探索通过abs资产证券化等金融手段,通过金融的手段实现“资产”变“资金”,进一步缓解平台公司的流动性压力,有效化解债务。在大力推动市本级资产盘活的同时,会同银行机构深入各县(市、区),指导帮助开展资产盘活工作。
5.建立共享共用机制。贯彻落实习惯“过紧日子”要求,通过推进公物仓建设,建立资产共享共用调剂机制,让闲置资产“活起来”,促进资产集约高效利用。截至2024年末,共有74家市直单位参与了市级政府公物仓的建设、资产入仓、调配等工作。市级政府公物仓(含总仓、中转仓、分仓)累计入仓3176件资产,金额3575万元;累计调配出仓资产1910件,金额2511万元;借出资产14件,节省财政资金超952万元。推动21辆旧车、1800套课桌凳在全市范围内调配,发挥资产使用效能。
(四)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方面
1.夯实资产管理基础。一是推动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完成全市605处自然资源登记单元界线划定,市县两级自然资源数据库成果顺利通过质检及专家验收,完成我市全民所有自然资源清单范围内15处自然资源确权登记任务(不含矿产资源)。二是推进自然资源资产清查,形成“文、图、数、表”一体化成果,为资产核算、负债表编制提供精准支撑。三是数字赋能提升管理效能。建成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和“一张图”系统,整合200余项、1800余条数据要素,实现规划审批、资源监管“一网通办”。四是健全完善规划体系。《赣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所有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顺利获批,国土空间详细规划体系改革有序推及,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中心城区市政公用设施综合规划编制启动编制,科学有效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基本建立。
2.加大资源保护力度。一是压实耕地保护责任。将全市536.9万亩耕地保护目标、469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分解下达各县(市、区),作为刚性指标严格考核。严格落实耕地“占补”“进出”双平衡,耕地总量连续4年净增加,2024年净增1万亩创历年新高。实施补充耕地和“旱改水”项目,入库补充耕地9182亩、新增水田8318亩,超额完成省定任务。二是筑牢森林生态屏障。严格林地征占用审批,执行限额采伐和凭证采伐制度,全年未发生重大盗伐滥伐、森林火灾事故。安装高空视频监控148个、无人机43台,新建成生物防火阻隔带4360公顷、森林防火应急道路1034公里,智慧化管护水平显著提升。2024年国有林场完成退化林修复3.2万亩、中幼林抚育27.6万亩。三是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深入实施国家节水行动,水资源利用效率有效提升。完善河湖生态流量保障建设,建立生态流量监测、预警、处置一体化协同调度机制,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河流生态流量动态监管,落实梅江、赣江、平江、琴江、章江、濂江等重点河流生态流量管理责任,全年生态流量保障率达到90%以上。四是扎实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全市已建成绿色矿山70座,其中国家级17座,省级50座,市级3座,绿色矿山总数和国家级矿山数稳居全省第一。矿产资源“三率”(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综合利用率)水平持续提升。
3.推动实现生态价值。森林资源方面,2024年林场新增经营面积37.5万亩,通过流转、托管等方式整合集体碎片化林地,因地制宜开展南康家具储备林建设、现有林改培以及发展林下经济等,实现集体林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推进林权登记试点,10个县(市、区)纳入国家和省级试点,探索森林资源资产抵押、流转新机制。水资源方面,推进水权交易和合同节水管理,2024年完成水权交易26例、交易水量1035万立方米,签约50万元以上合同节水项目12个,可年节水180万立方米。工业、农业用水效率显著提升,规模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44.2%,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0.55。土地资源方面,深化“农地入市”试点,南康区、赣县区、大余县3县(区)完成31宗289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成交额1.32亿元,交易规模全省第一,南康区入选全国试点典型案例。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深化改革成效,推动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突出深化改革,释放体制机制创新潜能。大力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确保2025年底前圆满收官。深入推进对标深圳规则规制改革,健全完善我市国资国企监管制度体系。聚焦实体化、市场化、效益化改革方向,深化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稳步推进产业投资公司转型升级。二是突出服务大局,助力城市发展能级提升。聚焦实体经济,指导企业围绕市“7510”行动计划布局培育数字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充分发挥产业引导基金、重大工业项目投资引导资金作用,引进落地更多大项目、好项目。推动市属国企主动融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积极助力“五区一体化”基础设施、康养保健、雨污分流、生态环保、保障房等民生项目建设。三是突出风险管控,筑牢国资安全运行屏障。落实“631”债务偿还机制,常态化摸排企业偿债资金缺口,加快推进市本级融资平台数量和债务规模压降,大力推进市属国企逾期借款(垫资)清收、非经营性项目资金(资源)平衡落实工作,积极争取金融机构融资支持,支持获得主体信用评级的产投平台公司获取增量融资,持续推动企业降本增效及实体化、市场化、效益化转型,努力提高企业自身造血功能,坚决防范化解债务风险。
(二)加强监督管理,促进我市金融企业稳健发展。一是加强资本规划与管理。督促企业深化资本管理理念,强化资本充足率、风险、合规经营管理,将经营重心从重业务规模向质量提升转变,通过调整业务结构,降低大额贷款、房地产贷款等高风险资产占比,提高资产质量和收益,提升资本充足率水平,避免因资本不足引发风险问题。二是强化风险监督和管理。全面掌握企业运营风险情况,盯住企业合规、风控和资金投向等关键核心问题,常态化开展专项调研,用好绩效考核“指挥棒”,引导督促企业将防控风险作为首要任务,持续优化业务结构。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对赣州银行、市融担内控管理情况进行专项评价。三是进一步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推动金融机构充分发挥总部决策的灵活性和资源整合优势,与我市重点产业集群和产业链开展精准融资对接,通过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模式,加大对科创企业、关键产业链上中小企业和受关税影响较大的经营主体的信贷支持力度。
(三)持续夯实基础,提升行政事业资产管理质效。一是开展本级行政事业资产清查。通过开展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查,全面摸清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家底,提升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水平。二是推动公共基础设施入账管理。按照“谁承担管理维护职责由谁入账”的原则,确定公共基础设施的记账主体,分类登记入账。根据相关会计制度要求,规范、加强各类资产的会计核算,做到账实相符,确保资产信息全面、准确和完整。摸清公共基础设施资产底数,加快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加强资产生命周期管理。三是进一步规范资产配置使用处置。持续整改超标准配备使用问题,从严审批办公用房大中修和公务用车购置更新,推动行政事业单位办公用房、托管资产确权登记。落实公务用车“四统一”及“三化”管理要求,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使用力度,强化单车核算统计分析和公务出行行车轨迹日常监管。深入推进公物仓建设,提升各单位资产共享共用意识。修订出台《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办法》,夯实制度基础。
(四)优化管理举措,促进自然资源资产保护利用。一是强化底线思维,筑牢资源保护屏障。切实发挥好考核“指挥棒”作用,着力解决耕地用途管制、占补平衡、耕地储备、空间布局等重大问题,优化协调农业、生态和生产空间。统筹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工作,建立“三区三线”动态监管机制,严禁违法违规占用生态空间。二是坚持节约集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持续推进存量土地消化处置,深化工业“标准地”改革。实施水资源节约集约工程,推动“节水优先”与生产、生活有机融合,结合实际协调推进再生水、污水资源化、雨水收集利用试点及海绵城市建设。持续推动节水贷、水权交易,优化水资源配置,探索“合同节水 ”等创新管理模式。三是深化改革创新,完善资产管理机制。统筹推进多门类自然资源资产优化组合供应,整合形成优质“资产包”,实现资产高效配置和保值增值。有序推进“农地入市”改革,全面总结既有经验,争取我市条件成熟的地区开展“农地入市”。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优化整合存量低效用地资源。加力推进数字赣州建设,提升自然资源数字治理水平。
附件:1.2024年全市国有资产总体情况表
2.2024年全市国有企业(不含金融)国有资产
及主要指标变化情况表
3.2024年7家市属国有企业情况表
4.2024年全市金融企业国有资产及主要指标变
化情况表
5.2024年全市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及主要指标
变化情况表
6.2024年全市国有自然资源资产明细表
7.2024年全市主要矿产、能源资源资产明细表
附件1
单位:亿元
项目 |
资产总额 |
负债总额 |
所有者权益总额(净资产) |
||||||
2023年 |
2024年 |
比上年 |
2023年 |
2024年 |
比上年 |
2023年 |
2024年 |
比上年 |
|
一、国有企业(不含金融) |
11717.1 |
12702.7 |
8.4% |
7060.2 |
7698.7 |
9% |
4656.9 |
5004 |
7.5% |
其中:市级 |
3100.5 |
3207.2 |
3.4% |
1939.3 |
2006.6 |
3.4% |
1161.2 |
1200.6 |
3.4% |
二、金融企业 |
3244.5 |
3184.4 |
-1.9% |
2958.3 |
2855.9 |
-3.5% |
286.2 |
328.5 |
14.8% |
其中:市级 |
3225.2 |
3161.9 |
-2% |
2948.6 |
2844.3 |
-3.5% |
276.6 |
317.6 |
14.8% |
三、行政事业性 |
2740.1 |
2895.9 |
5.7% |
326.2 |
368.5 |
12.9% |
2413.9 |
2527.4 |
4.7% |
其中:市级 |
775.8 |
814.7 |
5% |
46.6 |
50.5 |
8.4% |
729.2 |
764.2 |
4.8% |
全市总计 |
17701.7 |
18783 |
6.1% |
10344.7 |
10923.1 |
5.6% |
7357 |
7859.9 |
6.8% |
其中:市级 |
7101.5 |
7183.8 |
1.1% |
4934.5 |
4901.4 |
-0.7% |
2167 |
2282.4 |
5.3% |
附件2
单位:亿元
层级 |
年度 |
户数 |
资产总额 |
负债总额 |
所有者权益 |
营业总收入 |
利润总额 |
资产负债率 |
国有资本及 权益总额 |
全市 |
2023年 |
927 |
11717.1 |
7060.2 |
4656.9 |
715.5 |
3.9 |
60.3% |
4427.1 |
2024年 |
1058 |
12702.7 |
7698.7 |
5004 |
848.3 |
-2 |
60.6% |
4756.1 |
|
同比增长 |
14.1% |
8.4% |
9% |
7.5% |
18.6% |
-150% |
0.3% |
7.4% |
|
市级 |
2023年 |
232 |
3100.5 |
1939.3 |
1161.2 |
147.8 |
17.8 |
62.5% |
990.9 |
2024年 |
251 |
3207.2 |
2006.6 |
1200.6 |
142.1 |
16.2 |
62.6% |
1006.6 |
|
同比增长 |
8.2% |
3.4% |
3.4% |
3.4% |
-3.8% |
-9% |
0.1% |
1.6% |
|
市以下 |
2023年 |
695 |
8616.6 |
5120.9 |
3495.7 |
567.7 |
-13.9 |
59.4% |
3436.2 |
2024年 |
807 |
9496.2 |
5692.9 |
3803.3 |
707.1 |
-18.1 |
59.9% |
3750.2 |
|
同比增长 |
16.1% |
10.2% |
11.2% |
8.8% |
24.6% |
30% |
0.5% |
9.1% |
附件3
单位:亿元
序号 |
企业名称 |
资产总额 |
负债总额 |
所有者权益 |
营业总收入 |
利润总额 |
国有资本及权益总额 |
资产负债率 |
保值增值率 |
||
1 |
赣州发展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666.4 |
448.9 |
217.5 |
13.1 |
2.2 |
130.4 |
67.4% |
89.2% |
||
2 |
赣州城市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1407.3 |
841.5 |
565.9 |
53.5 |
9 |
554.1 |
59.8% |
104% |
||
3 |
赣州市政公用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122.8 |
89.8 |
33.1 |
11.7 |
0.7 |
24.3 |
73.1% |
102.1% |
||
4 |
赣州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460.1 |
275.3 |
184.8 |
30.4 |
2.5 |
114.1 |
59.8% |
102% |
||
5 |
赣州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397 |
274.6 |
122.4 |
21 |
1 |
106.6 |
69.2% |
106.5% |
||
6 |
赣州市国有资产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152.9 |
75.8 |
77.1 |
11.6 |
0.8 |
77.1 |
49.6% |
101% |
||
7 |
赣州文化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0.7 |
0.7 |
0.04 |
0.8 |
0.03 |
0.04 |
94.5% |
497.1% |
||
合计 |
3207.2 |
2006.6 |
1200.6 |
142.1 |
16.2 |
1006.6 |
62.6% |
101.6% |
|||
注:1.以上附件2、附件3数据来源于2024年年度企业国有资产统计报表,未经审计。 2.截至2024年末,赣州文化传媒集团资产总额7255.83万元,负债6899.43万元,净资产356.4万元,全年实现营收8059.47万元,利润323.16万元,国有资本权益总额权益总额356.40万元(因本表格中以亿元为单位特备注)。另,赣州文化传媒集团国有资本期初为59.69万元、期末为356.40万元,由于基数较小,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幅度较高。 |
附件4
单位:亿元
层级 |
年度 |
户数 |
资产总额 |
负债总额 |
所有者权益 |
国有资本及权益总额 |
营业收入 |
净利润 |
实缴税金 |
全市 |
2023年 |
34 |
3244.5 |
2958.3 |
286.2 |
146.7 |
72.3 |
6.2 |
9.3 |
2024年 |
33 |
3184.4 |
2855.9 |
328.5 |
183.8 |
79.5 |
11.2 |
8.9 |
|
同比增长 |
-1.9% |
-3.5% |
14.8% |
25.2% |
10% |
79.9% |
-4.3% |
||
市级 |
2023年 |
26 |
3225.2 |
2948.6 |
276.6 |
139.6 |
71.2 |
5.8 |
9.2 |
2024年 |
25 |
3161.9 |
2844.3 |
317.7 |
175.4 |
78.3 |
10.7 |
8.7 |
|
同比增长 |
-2% |
-3.5% |
14.8% |
25.7% |
10% |
85.1% |
-4.9% |
附件5
单位:亿元
统计口径 |
项目 |
2024年 |
2023年 |
|||||
合计 |
行政单位 |
事业单位 |
2024年合计较2023年合计增长 |
合计 |
行政单位 |
事业单位 |
||
全市 |
资产 |
2895.9 |
1537.1 |
1358.8 |
5.7% |
2740.1 |
1509.8 |
1230.3 |
负债 |
368.5 |
89.1 |
279.4 |
12.9% |
326.2 |
92.4 |
233.8 |
|
净资产 |
2527.4 |
1447.9 |
1079.5 |
4.7% |
2413.9 |
1417.4 |
996.5 |
|
其中:市级 |
资产 |
814.7 |
168.7 |
646 |
5% |
775.8 |
168.2 |
607.6 |
负债 |
50.5 |
8.7 |
41.8 |
8.4% |
46.6 |
8.6 |
38 |
|
净资产 |
764.2 |
160 |
604.2 |
4.8% |
729.2 |
159.6 |
569.6 |
附件6
县(市、区) |
自然资源价值总计 |
森林资源(活立木总蓄积量) |
土地资源 |
水资源 |
||||||||||
数量(万立方米) |
价值(万元) |
数量(公顷) |
价值(万元) |
数量(亿立方米) |
价值(万元) |
|||||||||
本年 |
上年 |
本年 |
上年 |
本年 |
上年 |
本年 |
上年 |
本年 |
上年 |
本年 |
上年 |
本年 |
上年 |
|
合计 |
/ |
/ |
4132.9 |
3970.9 |
/ |
/ |
545684 |
545507 |
/ |
/ |
424.9 |
277.2 |
/ |
/ |
一、市本级小计 |
/ |
/ |
/ |
/ |
/ |
/ |
/ |
/ |
/ |
/ |
7.5 |
4.6 |
/ |
/ |
二、县(市、区)小计 |
/ |
/ |
/ |
/ |
/ |
/ |
545684 |
545507 |
/ |
/ |
417.4 |
272.6 |
/ |
/ |
注:由于国家正在核查全市18个县级调查单元2024年度国土变更调查“一上”成果,土地资源本年末数指2024年末数,上年末指2023年末数。 |
附件7
项目 |
数量(吨) |
价值(万元) |
|||||||
起初数 |
增加数 |
减少数 |
期末数 |
起初数 |
增加数 |
减少数 |
期末数 |
||
合计 |
758095038 |
117849610 |
27015 |
875917633 |
/ |
/ |
/ |
/ |
|
矿产、 能源资源 |
钨矿 |
523761 |
7570 |
0 |
531331 |
/ |
/ |
/ |
/ |
稀土(重稀土、轻稀土) |
** |
** |
** |
** |
/ |
/ |
/ |
/ |
|
锡矿 |
166433 |
0 |
771 |
165662 |
/ |
/ |
/ |
/ |
|
铋矿 |
23626 |
0 |
1300 |
22326 |
/ |
/ |
/ |
/ |
|
钼矿 |
310313 |
0 |
1207 |
309106 |
/ |
/ |
/ |
/ |
|
煤炭 |
77459980 |
0 |
0 |
77459980 |
/ |
/ |
/ |
/ |
|
金矿(岩金、砂金、伴生金) |
19.27 |
0 |
1.07 |
18.20 |
/ |
/ |
/ |
/ |
|
铜 |
264236 |
0 |
23736 |
240500 |
/ |
/ |
/ |
/ |
|
萤石 |
25068990 |
1463270 |
0 |
26532260 |
/ |
/ |
/ |
/ |
|
石灰岩 |
654277680 |
116378770 |
0 |
770656450 |
/ |
/ |
/ |
/ |